【哲学日】敬畏生命,尊重死亡——晋中信息学院2024年世界哲学日系列活动之《入殓师》观影活动纪实
编者语:今年11月21日,我们迎来了第22届世界哲学日暨我校第七届世界哲学日系列活动。本届活动将以“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探索”为主题,通过关爱动物、光盘行动、研读经典、艺术创作及生命意义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伦理责任及个人修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11月22日,一场主题为“感悟生命,敬畏死亡”的观影活动在太行书院社区功能性党支部开展,活动选取了电影《入殓师》,中国哲学智慧课程组的各位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在光影中思索生命的深邃意义。

光影华章,入殓故事映心间
《入殓师》这部荣获奥斯卡殊荣的佳作,以其温情而细腻的叙事,将入殓师这一鲜为人知却意义非凡的职业展现在大众眼前。影片中,从对逝者的温柔擦拭、精心梳妆到庄重入殓,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对生命的敬重。在观影过程中,现场同学们沉浸于影片营造的凝重氛围里,随着主角的视角见证了生命尽头那充满尊严与温情的仪式。

电影通过细腻的情节和画面,展现了主人公小林大悟对这份工作从抗拒到理解再到认同的心理变化历程。同时也讴歌了从事入殓工作的人们在面对误解时仍坚守职业操守的高尚品质。影片让观众深刻思考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引导人们用敬畏的态度看待生死,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离去。
悟思如澜,观影余韵话敬畏
该活动不仅是一次电影欣赏的聚会,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观影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感悟与体会。

王敏娜同学说:“最令她动容的,莫过于入殓仪式的细腻呈现。在这些仪式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对死者肉体的打理,更是对他们曾经鲜活生命的温柔追忆。那些原本因疾病或意外而变得冰冷、僵硬、毫无生气的躯体,在入殓师的巧手之下,逐渐恢复了安详与宁静,仿佛只是入睡了一般。他们的面容被重新赋予了光彩,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仿佛在诉说着对这个世界的不舍与眷恋。其中也有非常搞笑的画面,比如在录入殓师的视频时,摄像机背后一张张大纸,写着稿子,以及躺在地下装遗体的人,怕痒时不时动一下,等等。电影的种种画面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死亡并非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是对过往的释怀,对亲人的告别,更是对灵魂的一次净化和升华”。
顾洁同学则电影主题入手,她认为:“《入殓师》是一部深刻探讨生命、死亡、家庭与职业尊严的电影,通过主人公小林大悟从一名大提琴手转变为入殓师的过程,展现了这一职业背后对生命的无限尊重与庄严处理。从每一次为逝者整理仪容,不仅是对身体的整理,更是对逝者一生故事的尊重与告别仪式的准备。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即便是生命的终点,应当被赋予最高的敬意和最美的姿态。”
最后李颖同学指出:“影片通过入殓师的视角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逝者的离去让家属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而入殓师则让他们以体面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温情和尊重;除此之外,影片还展现了入殓师这个职业的不易,他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但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双手为逝者送行,这种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着实让人感动。”
本次观影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深刻的视听体验,而且更在无形中传递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它提醒着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莫要忘记生命的珍贵与脆弱,以更加积极、尊重的态度面对生死,珍视每一个日出日落,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篇章。
撰稿人:闫慧宇 王艺静
审稿人:赵振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