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号召,校园“光盘”再出发】
近期,《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课程师生再次启动“校园光盘行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作为该课程的经典项目,活动号召同学们坚持一周打卡“光盘行动”,关注校园粮食浪费现状并身体力行减少浪费,深化对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触目惊心,浪费现状亟需改变】
活动背景直指我国严峻的食物浪费问题,相关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当前,年均浪费粮食高达1.35亿吨,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为22.7%,相当于3000万人一年的口粮白白损失。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约2000亿元,餐饮业人均浪费率亦达11.7%。这些数据警示我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刻不容缓。
【知行合一,实践深化课程理念】
活动流程要求同学们坚持一周7天的光盘行动打卡,并在7天后交回记录。本次活动中,同学们不仅需在就餐时做到“光盘”,更肩负起观察员职责,记录食堂各环节的浪费现象并思考成因。课程负责人时笑婉老师表示:“‘光盘行动’虽小,却能有效联结课堂理论与生活实践。重复开展该活动,正是因其能切实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珍惜盘中餐做起。”



【学生感悟:小行动蕴含大意义】
软件2304的闫一帆感慨:“以前对浪费数据无感。这次边打卡边观察,看到大量剩饭被倒掉时真的很震撼。‘光盘’不再是一个任务,而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节约粮食,真的要从每一餐做起。”机器人2301的闫慧静作为活动“回头客”分享道:“我发现大家意识在提升,但浪费仍存在。比如面食、米饭区是‘重灾区’。这促使我更深入思考:除了个人自觉,优化餐品分量、加强提示或许也是减少浪费的关键路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本次“光盘行动”实践周,是《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课程倡导生态文明、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生动缩影。师生们以餐盘为起点,凝聚节约共识,为构建资源节约型校园贡献智慧与力量。节约之路,始于足下,更始于每个人的餐桌。
撰稿:时笑婉
审稿:赵振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