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的重要一环,通识教学部于10月5日举行线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初赛,通识教学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通识教学部副主任张晶晶老师首先指出,通识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的德育功能,提炼课程蕴涵的人文基因与价值范式,是构建我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大思政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通识教育的必然使命。她号召大家以赛促教,以比赛为契机进一步梳理思政设计、凝练思政元素,守好立德树人的初心,践行通识教育铸心、铸行、铸魂的使命。
接下来六位参赛教师进行15分钟的课程思政说课。赵云老师的说课围绕“生活中的经济学”一课展开,赵老师介绍道“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课程思政设计依托“四位一体、构建本科MBA教育生态圈”,萃取经济学核心知识点,融入跨学科视角,从内容选择、案例导入、课堂互动、课下实践、课程考核,实施全过程、多维度的课程思政设计。
张亚杰以“山西票号与中国近现代金融”进行课程思政说课,张老师介绍道,经过多年打磨课程形成了职称结构合理、学科多元融合的教学团队,取得了些许成果,出版专著一部,发表七篇学术论文,与晋商大院签署晋商游学实训基地协议,获得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级一等奖和教学基本功竞赛校级三等奖,课程于2022年加入西浦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被立项为校级一流课程。基于以上的教学资源,课程以“学生为主、立德树人”为导向,以“知识夯基、思政育人”为引导,组织教学内容,以“灵活多样、紧跟时代”为指导,安排教学过程;以“引导探究、讨论参与”为核心,选择教学方法。
罗娟老师选取“幸福课:积极心态的力量”一课中的“美美与共中的幸福感”这一知识点进行说课,通过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的方式,课前通过学习通发布讨论—晒出你的幸福,通过视频与讨论导入主题,在理论介绍中加入思政元素,引入案例中国扶贫、抗疫英雄,佩洛西窜访台湾,屠呦呦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四个自信 成为时代担当。课后设置思考题,使学生学会换一个视角,正确比较,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构建积极的社会环境,提升幸福感。
张素英老师以“中国哲学智慧”一课进行说课,张素英老师的说课围绕课程概述、思政设计、融入方式、效果评价四方面展开,张老师介绍道课程从2016年开设经历多次迭代升级后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育人,线上线下全要素育人,理论、实践的全链条育人,讲授、比赛全方位育人的思政设计。通过四融合的方式,融合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内容、融合教学过程、融合教学评价进行思政融入。
贾缨琪老师的说课内容是“幸福课:积极心态的力量”课程思政设计,她从课程思政的根本遵循、课程性质与教育目标、设计理念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与创新特色四个方面展开,她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指示精神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作为自己课程思政的指导方向,结合“幸福课:积极心态的力量”课程特点,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重要论述与课程体系相结合,把新中国社会建设实践的典型案例、理论热点融入课程中,并采用小组讨论、心理剧拍摄以及学术前沿拓展等方式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
毕芳荣老师参赛的课程是“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毕老师指出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是一门新开课程,在课程思政设计中,深挖思政元素,形成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线,以经典生态案例为助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落脚点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以赛促教,通过本次比赛,课程将继续不断深化思政改革。
比赛结束后,通识教学部副教授刘利老师和宿佳佳老师进行了点评,她们强调要立足于课程进行思政建设,从课程性质、学生学情出发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传授、课堂互动、课后实践中以“撒盐入汤”的方式进行“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使思政理念入心、入行、入魂,达成通识课程铸心、铸行、铸魂的使命。
以赛促教、协同育人,课程思政设计大赛进一步激发了通识教师思考研究课程思政的热情,今后将不断探索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促进思政教育与通识课程的有效融合,为构建“课课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大思政平台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