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研】“云讲座”助力高校经济类通识课程建设——自然与社科教研室“通识教育与经济思维”讲座学习纪实

发布日期:2022-04-30    浏览次数:

2022年,以华五教学协同中心(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西部九所高校签订的“华五东西部高校教学协作计划”为基础的经济类通识课程群“华五-中西部高校协作”虚拟教研室获批成立,旨在集中解决经济类通识课程建设及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促进参与高校的经济类通识课程质量提升,推进教材出版、建立教师培训体系,探索具有“跨学校、跨区域、跨学科”特点的、全国虚拟教研室建设新模式。为进一步推进高校经济类通识课程建设,虚拟教研室推出“云讲座”,邀请教研室高校教师探讨通识教育理念,分享通识课程建设经验,交流通识教学成果。

【通识教研】“云讲座”助力高校经济类通识课程建设

4月26日,通过网络直播方式,通识部经济学课程组教师观看了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通识教育与经济思维”的学术讲座。寇教授主要从“当经济学遇到通识教育、利用古典经典阐释经济学、利用历史观察来阐释经济学、利用现实案例阐释经济学、利用跨学科对比阐释经济学、触类旁推阐释经济学”等六个方面做了很好的报告。通过学习,感到收获颇多,启发很大。以下是各位老师观看后的心得体会:

孙志明老师

观看寇老师的讲座之后,有很多的收获。体会如下:

一是通识教育中的经济学教育,重点要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从资源稀缺性等最基本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和探讨资源配置、激励、福利(收益)等问题,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是经济学通识教育应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入点。比如,可以结合中国古典《西游记》《三国演义》《史记》《孟子》等典型的案例、故事讲解经济学中的选择、博弈等经济学知识,一方面会使同学们产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另一个方面也让学生们学会从典型故事案例视角分析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经济学现象。

三是经济学通识教育应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脉络。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学者色诺芬就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并写了一本关于家庭事务以及农庄管理的书籍——《经济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以及物品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经济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是与经济社会密不可分的。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交易行为越来越普遍。当前“经济社会”一词已经成了一个专门的术语。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学通识教育从历史脉络去分析,应当说是一个很好的维度。

【通识教研】“云讲座”助力高校经济类通识课程建设

宋露琴老师

通过学习寇教授的主题讲座,我对经济学通识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经济学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并不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经济学全部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使学生能够以经济学的视角更加理性地看待恋爱、婚姻、家庭、教育、环境等与社会相关的诸多问题。作为教师,需要我们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知识,并能够从方方面面建立与经济学知识的连接,跨学科打通知识内部,从而灵活运用经济学来阐释各种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经济学教给我们的更重要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帮助我们在看清本质后能更加热爱生活,做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幸福人。

【通识教研】“云讲座”助力高校经济类通识课程建设

杨晋丽老师:

看完寇老师的讲座后我受益匪浅。首先,学习到经济学通识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要知道如何在约束条件下更好的运用各种稀缺资源;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何判断经济环境的好坏;如何做好应对经济危机的准备;如何满足需求,改善我们的现实生活。学会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可以更好地追求富足快乐的人生。其次,作为教师,领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济学通识课的讲授内容和过程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讲授经济学通识课时,应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学会将各学科进行融合,尽可能讲出经济学理论在各学科背后的作用,看经济学发展如何影响人类文明进程,让枯燥的理论生动起来,让未知的未来可以预见!

【通识教研】“云讲座”助力高校经济类通识课程建设

罗娟老师

听了寇老师的讲座之后,感悟颇多,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个经济学通识教师,教师首先应该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量,通过现实的案例,通俗的语言,实现学科的有机融合。比如,经济学与心理学实现学科交叉,在讲述效用,幸福方程式时,融入了积极心理学中对幸福的理解等。以及在讲到消费中的经济学时,会融合消费心理学的内容等。

【通识教研】“云讲座”助力高校经济类通识课程建设

杨小梅老师

2022年4月26日,在钉钉直播观看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带来的以“通识教育与经济学思维”为主题的讲座。寇教授结合现实案例,谈自己的心得体会,“知行合一”的理念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作为经济学通识课程《生活中的经济学》,要以通俗的语言,现实的案例,将经济学思维如资源有效配置、约束最优化、供需关系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如果能用来解读恋爱、就业、交友等学生关心的话题就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识教研】“云讲座”助力高校经济类通识课程建设

撰稿:宋露琴 杨晋丽

审稿:赵云

(作者:信院通识 编辑:cui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