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国哲学智慧》课程组以线上会议形式开展了暑期试讲教研活动。本次试讲以《论语》中的学习观为核心,就课程设计、案例选择及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优化教学流程、提升课堂实效。

在试讲环节,李文斌老师以“学习的本质”为主题,从董宇辉的经历切入,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儒家学习观的现代意义。课程分为三个部分:“《论语》中的学习”、“儒家学习观的三个境界”以及“学而不习之殇”。李老师通过解析“学”与“习”的本义,强调“学”即觉悟、“习”即实践,最终指向“悦”的知行合一境界。讲解过程中,他融入经典文本与现代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儒家学习观的层次性与实践性,并在课程结尾布置作业,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进行反思与实践,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闭环。

试讲结束后,课程组围绕试讲内容展开了点评讨论。赵振滔老师对从现实案例引入经典文本的教学方式表示肯定,建议在课前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并增加视频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深度思考。时笑婉老师提出,可根据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动态调整教学案例的深度与广度,使课堂更贴近学生需求。罗娟老师建议布置实践类作业,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真谛,实现知行合一,从而深化教学实效。

最后,课程组进行了集体研讨,一致认为应进一步加强问题导向,在教学单元中融入阶梯式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核心议题。同时,还探讨了如何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以及如何通过案例分析与主题讨论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下一步,哲学课程组将继续开展教学研讨,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撰稿:李文斌
审稿:赵振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