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是我校“四位一体”(商科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知识视域”,着眼于未来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客观需求,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通识教育,英文名(Gen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最早可追溯至西方古典时代的“自由七艺”(Artes Liberales)培养,主要包括文法、逻辑、修辞学、算数、音乐、几何与天文等科目,与西方大学历史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传统密切相关,以训练人的理智、完善人的理性、提高人的道德素养为基本目标。现代通识教育直接起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大学,拥有近两百年的发展历史。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美国一流高校中,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现代大学教育以不断分化的专业教育为基本特征,虽有助于知识的增进和演化,但却易导致学生视野过于狭窄,人格发展过于片面。有鉴于此,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更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思想、情感、能力修养的需要。通识教育培养的不是仅仅受过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工具人”,而是拥有均衡知识结构、广阔视野、完整人格,并实现全面发展的“全人”。
一般认为,通识教育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素质的培养:能清晰而有效地进行表达和沟通;能对如何认识自身、社会和自然界的方法进行判断和鉴别;能了解别种文化和价值系统,能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伦理和道德思考(罗索夫斯基语)。
除西方渊源外,通识教育亦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之中。中国古代即有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代表的“六艺”教育,可视为通识教育的雏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教育体系。在传统儒家思想中,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君子。君子之本,不在于器物或技艺之学,而要“志于道”并能“弘道”。所谓君子,一要求“通”,能博览古今,成为“通士”,免于狭隘,“通天下之不通’;二要达“识”,具备“择善而从之”的器识。“通”为求学问之通达,“识”则要辨别善恶价值。君子不仅要有才学,更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王阳明语)。
知的境界为“通”,行的基础则是“识”。只有“通”“识”相融,方能成为真君子,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步入现代,蔡元培、梅贻琦、罗家伦、张伯苓等教育家均提倡某种程度的“通识”理念。古典的“通识”传统逐渐完成其现代性转化,并融合到现代中国大学的基本教育体制中。
通识教育有多种实现形式。在大学教育中,通识教育常体现为一组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通识课程。在信息学院,通识教育理念集中体现在本手册所涉的核心课程六大版块。尽管通识教育常以通识类课程的形式呈现,但从更广义角度看,它不仅是一种课程,更代表着一种育人理念,渗透在正式课程(甚至包括专业课程)、第二课堂活动、住宿生活等在内的全部大学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