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今年11月21日,我们迎来了第22届世界哲学日暨我校第七届世界哲学日系列活动。本届活动将以“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探索”为主题,通过关爱动物、光盘行动、研读经典、艺术创作及生命意义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伦理责任及个人修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近日,通识教学部举办了“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课程的第二课堂活动,主题为“信院环保之思:现象与本质的辩证探索”。此次活动引领参与者深入校园各处,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细致入微地观察环保实践的现状。活动旨在运用哲学思辨的力量,透过环保现象的表面,深入挖掘其内在本质;同时,活动也致力于提升参与者的环保意识,营造一种在校园内积极探究环保议题的良好氛围,进而推动校园环保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细微之处见真章
活动伊始,参与者们深入信院的每一个角落,从细微之处探寻环保的足迹。他们发现,垃圾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环保意识、设施完善程度等多重因素息息相关。在垃圾桶旁,志愿者们悬挂起精心设计的宣传标语,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呼吁大家关注环保,共同守护美好校园。
环保表象下的深层思考
随后,参与者们围坐一堂,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哲学思辨。他们围绕垃圾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展开讨论,是环保意识的淡薄导致了垃圾堆积如山,还是设施不足使得垃圾分类难以实施?在思辨的过程中,大家逐渐认识到,环保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根本上入手,既要提升环保意识,又要完善相关设施。

以实践行动践行绿色理念
在思辨的基础上,参与者们迅速行动起来,将绿色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他们拿起扫帚、垃圾袋等工具,清除校园内的卫生死角,让校园焕然一新。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广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同学们正确分类垃圾,减少环境污染。在“空瓶计划”中,志愿者们将废旧物品如空瓶子、废旧纸箱等收集起来,交给保洁阿姨进行统一回收处理。这一行动不仅减少了垃圾的产生,还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此次活动,参与者们深刻认识到环保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他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探索环保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为校园环保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撰稿:时笑婉
审稿:赵振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