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拉近哲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营造“善思辨、能创新、强表达”的校园哲学氛围,让学生能够从哲学的角度反思生活,获得人生智慧。在第二十三个世界哲学日到来之际,晋中信息学院通识教学部发起第七届“世界哲学日”系列活动,“中国哲学智慧”“美学漫步”“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课程组,以“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探索”为主题,陆续开展十个系列活动。近日,随着最后一场活动“信院环保之思”的结束,本年度“世界哲学日”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中国哲学智慧”课程系列活动
“学而时习:大学生怎样志于学”圆桌论坛:活动由太谷区传统文化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樊建平与通识教学部赵亚楠老师对谈,从心理学与哲学两个视角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目标与意义,引导学生勇于探索自己的“盲区”,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太谷古城游学活动:活动组织学生赴太谷古城游学,探寻太谷文化中的哲学智慧之光。在张素英老师和赵亚楠老师带领下,学生穿梭于以“无边寺”“太谷鼓楼”“志成信”为核心的太谷古城,并邀请樊建平会长做导游讲解。


《大学》智慧与现代生活的对话主题读书会:赵亚楠老师担任领读,讲述儒家经典《大学》的由来、历史地位和主要内容,解释书中“三纲领、八条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理念。同学们在发言讨论环节中从不同角度论述《大学》对现代生活的意义,包括对个人修养、明确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其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感悟生命,敬畏死亡”主题观影活动:通过观看电影《入殓师》,引导学生用敬畏的态度看待生死,并提醒学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莫要忘记生命的珍贵与脆弱,以更加积极、尊重的态度面对生死,珍视每一个日出日落,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篇章。

“美学漫步”课程系列活动
“信览校园·美景鉴赏行”活动:在赵振滔老师的带领下,30余名学生分成4组,分别按照提前规划好的路线“按图索骥”,信览校园,打卡拍照,同时运用课上学习的审美原理等理论知识鉴赏校园美景,分享交流,一同感受独属于阿信的诗意之美。


“扇艺传情,共绘美学画卷”活动:活动由赵振滔老师引导,同学们分组制作团扇和漆扇,在亲身体验了传统工艺与美学教育的融合的过程中学生将色彩、图案等元素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美学追求。


“纸伞飞扬,蒙智同行”活动:活动开始,赵振滔老师介绍了纸伞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彩绘技巧。随后,同学们拿起画笔,在纸伞上自由创作。整个过程充满了创意与美学的碰撞,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既体验了纸伞彩绘的工艺又体验了美学的魅力。

“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课程系列活动
校园流浪动物救助活动:以国际动物日为依托,课程组开展了校园流浪动物救助活动。课程负责人时笑婉老师带领学生制作流浪动物小屋、建立流浪动物建档卡并喂养流浪动物。此次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热情。


“以光盘行动践行节约精神”课后实践活动:活动包括光盘行动一周打卡、采访校内师生并撰写调研报告、自制反对浪费粮食宣传标语等环节。此次活动增强了学生节约粮食意识,锻炼了多种能力,丰富了课程内容。


“信院环保之思:现象与本质的辩证探索”活动:活动引领参与者深入校园各处,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细致入微地观察环保实践的现状。同时围绕垃圾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在思辨的过程中,大家逐渐认识到,环保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根本上入手,既要提升环保意识,又要完善相关设施。


在晋中信息学院的第七届“世界哲学日”系列活动中,我们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探索”这一主题,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如动物保护、光盘行动、经典研读、艺术创作以及观影探讨等,点燃了学生们对哲学的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哲学思考和交流,同时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了哲学对于现实社会与生活学习实际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哲学回归生活进行下去,为推动哲学的发展和普及贡献我们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哲学,探索哲学的奥秘,让哲学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撰稿:张佳乐 赵振滔
审稿:赵振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