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今年11月21日,我们将迎来第22届世界哲学日暨我校第七届世界哲学日系列活动。本届活动将以“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探索”为主题,通过关爱动物、光盘行动、研读经典、艺术创作及生命意义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伦理责任及个人修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10月18日下午,“2024年世界哲学日”系列活动——“学而时习:大学生怎样志于学”圆桌论坛在无边书院职面空间活动室举办,该活动由“中国哲学智慧”课程组牵头,正蒙思辨协会承办。本次活动邀请太谷区传统文化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太谷区立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监事、太古区妇联家庭教育讲师、三厘米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樊建平与通识教学部赵亚楠老师共同主讲,通识教学部张素英老师主持,时笑婉老师、赵振滔老师共同参与。

活动开始,范建平老师使用心理学中训练专注力的音乐带来同学和老师进行热身,活跃了现场气氛,随后樊老师以问题方式引入我们学习的目标与意义,参与的各位同学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听取了各位同学的发言后,赵亚楠老师提出,大部分同学对于未来的目标并不清晰,只有少数同学的目标相对清晰明确,我们之所以对未来感到担忧,对未来迷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目标模糊,我们更多只考虑自身当下的发展,缺少长期的规划,这正是我们对自己未来迷茫的原因。

随后樊老师与各位同学通过OH卡片游戏,引导同学分析我们在学习、追赶自己目标时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场景。最后赵亚楠总结道,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目标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诱惑、美景,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张素英老师补充道,对于当下的大学生而言,困惑、迷茫正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现状,也正是学生人身经历中的一部分,我们在努力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不妨以欣赏的目标看待我们所经历的一切。

如何学习、如何树立长期的学习观是当代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话题,本次活动我们结合中国哲学观点与积极心理学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学而时习”,通过实践探索“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提高学习兴趣,练就终身学习的能力。
撰稿:赵亚楠
审稿:张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