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课堂

【育人融合】晋中信院师生共探人际交往“心”技能

发布日期:2024-12-06    浏览次数:

人际交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然而,很多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力。近日,通识教学部贾缨琪老师精心组织了“幸福课:积极心态的力量”第二课堂活动——“阳光护航”心理赋能计划第6期:解锁人际交往“心”技能,旨在帮助同学们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应对策略,从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现场,贾老师首先为同学们分析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随后,贾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如:沟通不畅、冲突处理不当、缺乏信任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一一为同学们进行解答。

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反映了人们在沟通中经常出现的沟通模式与心理状态,主要有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一致型五种类型。讨好型短期和谐但心理负担重;指责型易引反感,破坏关系;超理智型显冷漠,难以亲密;打岔型使沟通无果,影响信任;一致型则利人际,促沟通。贾老师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设置了两两一组的互动游戏,让同学们设身处地的参与其中,结合自身实际更好地体验并运用这些技巧。

活动尾声,贾老师还为同学们讲解了处理矛盾、冲突时的方式方法,她建议大家在面对冲突时,要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的反应,尝试从双方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寻找共同的利益点,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大家积极互动,分享了自己在解决人际冲突中的经验与方法。

本次活动是对“幸福课:积极心态的力量”课程中积极人际关系这一章的延伸与实践,无疑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学习体验。它不仅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深度融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社交场景中运用并优化自己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策略。我们鼓励每位同学都能成为这股积极力量的传播者,将课程中学到的积极心理学原理融入到日常的每一次交流中。无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师生之间的相处,都以更加开放和正面的态度去接纳、去沟通,让每一次对话都成为增进情感、传播正能量的契机。

学生感悟;

在互动游戏中,我亲身体验了不同沟通姿态带来的影响,讨好型的无奈、指责型的破坏、超理智型的冷漠、打岔型的无效,只有一致型是最健康的沟通方式,它不仅能促进有效交流,还能增进彼此的情感。本次活动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倾听他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这些技巧融入生活,让沟通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让人际交往更加和谐美好。

——审计2302班潘梦卓

活动中,我意识到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的习惯、想法,才能开启友好交流之门。而且,有效的沟通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清晰地表达自我,耐心地倾听他人,设身处地感受他人情绪,便可避免诸多的误解与麻烦。未来,我会带着这些收获努力地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让每一次的相遇都成为温暖且有意义的连接,收获更美好的友谊。

——英语2302班张佳妮

撰稿:贾缨琪

审稿:赵振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