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丰收的九月即将结束,《文化生活与器物》也迎来第一篇章的收尾,借收获的季节,课程组将课程第一篇的教学工作做阶段性的总结与反思。课程第一篇章主题为“民以食为天”,本篇主要通过介绍生活中的典型器物来挖掘璀璨的饮食文化。本篇通过横向中外比对、纵向历史梳理以及突出地方特色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三讲内容,分别为:筷子VS刀叉:中外饮食文化的碰撞;从石器时代到新食器时代:锅的演变;家乡的味道:石头饼(太谷疤饼)。
目前三讲内容全部结束,围绕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课程组有如下总结与反思:
第一讲,在课堂上师生一起分析了筷子产生的传说孰真孰假?从文明形态(农耕文明)、主食类型(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烹饪方式(蒸煮)以及饮食习惯(喜食热)等探讨了筷子出现的必然性。了解了筷子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等。课上还设计了小游戏来比拼筷功,并准备了筷子作为礼品,但时间留的太短,大家只能体验,没有形成激烈的比拼。课上还比对了筷子文化圈中日韩三国筷子的差异,分析了形成差异的原因。最后教师向全体同学发起新筷子文化倡议,号召大家使用公筷,自备碗筷降低疾病的传播率并为环保真正出一份力。除此之外,在介绍刀叉之前课程补充了手指文化圈的知识,分析了由刀到叉再最后刀叉组合的演进脉络,但不知是资料查找有限还是本身刀叉较冷并无特色,这部门内容教师自我感觉还不太理想。但总体而言,第二轮开课再加上潘教授、梁教授指导,在课程体系内容梳理上顺畅很多。
第二讲,仍然以“民以食为天”作为主题,采用古今梳理的办法,以炊具---锅为代表性器物,按时间顺序从最早的石器时代讲起,介绍了石板、陶鬲、铜鼎、铁锅背后所对应的石烹、水熟、油烹、煎炸等烹饪技艺,并分析了其所带来的文化变迁。最后新石器时代的部分采取对分课堂设计,由学生负责介绍自热小火锅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因火而生的锅奇迹般的摆脱了火涅槃而生背后又有哪些文化的体现甚至是形成。本节课反思,教师还是讲得太多,留给学生思考展示的时间太少,需要后续进一步设计课堂讨论。
第三讲,教师选择了太谷当地的特色小食—疤饼。太谷的疤饼其实就是大家常见的石头饼,为了还原更正宗的太谷疤饼风味,教师请街坊邻居按传统做法亲自带其“打”了一回疤饼,并将过程录制了下来,提前制作好的疤饼作为教具在课堂上进行了展示。在课堂上教师还自带锅具展示了太谷“he”疤饼,同学们才通过亲自品尝了解了传统太谷疤饼的两种吃法。课堂上师生一起了解了太谷坐月子送疤饼的习俗,也才了解到疤饼背后是父母对出嫁子女无法割舍的牵挂,是众亲友乡邻艰难时互相搭的一把手,这样的疤饼寄托着类似于百家饭沉甸甸的祝福。课堂上教师还准备了不同口味的海玉石头饼供大家对比,以便大家在填写“石头饼器物档案”时能更实际的找到传统石头饼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