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十二公民》看法的博弈 ---《生活中的经济学》双师三学科授课纪实

发布日期:2023-12-14    浏览次数:


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们迎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

另一所应用型高校内,来自英语专业的同学们与来自通识教学部宿佳佳老师、电影评论中心赵静老师齐聚《生活中的经济学》课堂,围绕电影《十二公民》展开了一场经济学、法学与电影的对话与碰撞......

 课程一开始宿佳佳老师就提到国产影片《十二公民》其实为翻拍作品,其改编自美国1957年上映的经典黑白影片《十二怒汉》,所以首先邀请赵静老师从专业角度对“改编”进行了介绍。赵静老师从电影角度详细讲解了“改编”这种艺术创作方式,并对原版电影《十二怒汉》与改编电影《十二公民》进行了改编情节的比对。在电影改编过程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点即原版电影讲述的故事是英美法系国家陪审团成员之间的一场讨论,但我国并无陪审制,所以电影以政法大学英美法课组织模拟法庭的方式进行了巧妙设计,宿佳佳老师也对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异同进行了补充介绍。

 在对话中,两位老师一致认为在场景单一、人物设置简单的前提下这部电影更为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故事”。宿佳佳老师首先以板书的形式围绕十二名“陪审员”的身份/职业、所映射的社会问题以及正义的立场设置了问题,然后引导同学们跟随电影展开了一场“有罪VS无罪”的法的博弈。宿佳佳老师讲到法学和经济学向来密不可分,从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看,法律经济学是以"个人理性"及相应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作为其研究方法基础,以经济学的"效率"作为核心衡量标准,以"成本--收益"及最大化方法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来进行法律问题研究的。从法律经济学角度看,十二名“陪审员”都是理性人,他们需要在各自所意识到的约束条件下作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影片中陪审团共进行了八次投票,在第一次投票时,八号“陪审员”本着疑罪从无从而想认真讨论的态度投了无罪,这一举动引起了其他陪审员的不满。随着讨论的深入,九号“陪审员”即一名老者在第二轮投票中也改变了他的立场,但促使他改投无罪的动机并非对案件的重新认知,而是自己曾经在特殊年代的遭遇使其对案件中的“富二代”产生了深深的同情。随后,五号“社会人”、十一号“大学保安”、二号“数学老师”、六号“急诊医生”、七号“小卖铺老板”、一号“大学生团长”、十二号“保险推销员”、十号“老北京”、四号“大老板”也纷纷改变立场,随着这些“陪审员”身份/职业的揭晓,其背后所映射的诸如“冤假错案”、“农民工”、“大城市小市民”、“仇富”等等社会问题随着赵静老师对电影的解读一一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固执己见的中国传统父母的代表---三号“陪审员”似乎也在和自己和解后举起了手。影片最后,雨过天晴,和煦的阳光洒满校园,在赵静老师对温馨的结局画面解读中,我们的黑板也终于随着八号“陪审员”检察官身份的揭晓而填满,一场融合了经济学、法学以及电影学的双师课堂也最终落下了帷幕......


 


双师联动、学科交融、教学相长,这样一场双师跨学科授课不仅同学们收获满满,作为主讲教师,我们也受益良多,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挖掘课程内容,以更丰富的方式为更多的同学们带来更为精彩的课堂。

(通识教学部-宿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