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艺术的圣殿穹顶之下,音乐剧犹如缀满星辰的天鹅绒帷幕,以独特的艺术语汇构建出情感共振场域。通识课程《音乐剧》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剧感知力与鉴赏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在系统梳理音乐剧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以剧本、剧诗、舞美、音乐和舞蹈五大核心要素为切入点,逐步解析音乐剧的创作逻辑与艺术特征。既深入剖析《猫》《悲惨世界》等欧洲经典剧目的艺术特色,又聚焦《王二的长征》《蝶》等中国民族音乐剧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剧的艺术内涵与时代价值,从传统叙事音乐剧的经典范式,到实验性概念音乐剧的新潮表达,帮助学生构建多层次的认知体系。
课程还将教学改革试点班级的实践观剧安排在乌马河剧院,带领学生沉浸式观看我校原创音乐剧《困鸟的十二平均律》。通过实践观剧与互动评析,让学生们从剧本结构、音乐编排到舞美设计的细节中领悟舞台艺术的震撼力。观看后,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深度研讨,并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对剧目的专业评析。现精选学生优秀剧评,邀您透过文字与舞台对话,一同走进音乐剧的绮丽世界,聆听舞台内外的时代回响。

学生信息:食品与环境学院 园林2301 刘欣宇同学
指导教师:王健

鉴赏剧目:校园原创音乐剧《困鸟的十二平均律》,此剧展现了当代青年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勇气与决心。融合了摇滚音乐与校园题材,将写实剧情与象征手法巧妙叠加,以本土语境下的叙事回应了青年群体的精神诉求。
在看完了校园原创音乐剧《困鸟的十二平均律》后,我在这部剧的旋律中,听见的不是音符的跳跃,而是两代人之间爱与束缚的博弈,也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难道成绩单上的数字,就能丈量梦想的重量?那些在学业上暂时落后的孩子,难道就注定要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剥夺追逐热爱的权利吗?这部剧不止展现了家庭内部那份深沉而复杂的托举,更让我看到,青春本身便是一种力量,足以让四个年轻人挣脱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束缚,去勇敢地拥抱自己的理想。
整部剧的结构很有意思,它用三大主幕和八个精巧的序幕,构建了一个多层叙事的空间,让我们能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这些年轻人的挣扎与成长。这四位大四学子追逐艺术理想的故事,本身就是一曲“困鸟冲破云霄”的青春赞歌。这部剧不仅展现了学校独特的育人理念,更以热血的乐章,激励着每一个在梦想与现实间徘徊的人。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生会主席小雨跟她母亲的故事线。她母亲的形象如同一把精准校对的弦轴,将孩子的生命轨迹调试成她心目中的完美音高。她用“应该”与“必须”、“你是我的骄傲”、“妈妈都是为了你好”,要求自己的孩子多出席大活动,并认为“好好学习才是出路,音乐不是你的出路”。这种行为实则是用爱的名义将孩子塑造为实现自我理想的乐器。当孩子试图奏出属于自己的变奏时,母亲总会用更紧的琴弦勒住那些叛逆的音符,仿佛在说:“偏离我设定的轨道,你就不再是完美的作品。”但小雨的毅力和坚持最终让母亲开始反思她是不是做错了,她向孩子深深地表示歉意:“以后的路就你自己去走吧,妈妈永远相信你。”这幕给我的触动很深,父母总是以“我都是为了你好”来束缚孩子,但他们的爱却不是假的,只不过方式用错了。
最后,我们原以为故事就这么结束了,他们可能也不会登上舞台。然而,小雨却以倔强眼神重组残局。选拔赛闭幕的舞台,四道身影逆光而立,激昂旋律撕裂既定剧本,洪亮歌声化作挣脱桎梏的宣言。这一刻,他们不再是规则的囚徒,而是以血肉之躯撞向命运高墙的追光者——困鸟终于冲破牢笼,飞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