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学创新既要面向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和学习需求,也要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打造优质通识课程,通识教学部全体教师于12月15日集中学习了由西安交通大学周屈兰教授做的题为“推动教学创新 打造一流课程——从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解析教学创新”的报告。周屈兰教授曾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首届陕西省高校课堂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创新大赛奖项,在教学创新方面颇有心得。
周教授依据对“优质教学过程”的理解,总结出教学创新的元素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硬件层面,即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室(智慧教室)、教学设备、通讯工具等要素;第二是软件层面,即教材、课件、例题、习题、课堂讲授环节技巧、课后延伸、课外资源等;第三为人的层面,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软件”层面,周教授重点强调了对于教材与教学内容、习题与例题内容的创新,要结合时代、结合学情做到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创新;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组织方式的使用才能有对应的创新;进一步的,教师才能做到恰当的引入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作为“他山之石”,做好创新。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是教学创新大赛重中之重。周教授分别从教学理念、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考核(评价)方式与创新点总结(反思)六个方面,帮助教师构造可切实落地、严密且有针对性的创新方案。随后,周教授对照比赛的评分标准与得分点,进行了针对性解读。
最后,周教授为老师们传授了一些在课堂实录、报告撰写干货经验,帮助教师在准备时避免踩坑,同时也为老师们展示了与教学创新大赛相关的其他课程建设的一些成果。这些成果的展示,让老师们看到做好课程建设、依据课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参加任何高校教师竞赛、职称晋升等的基础。
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创新大赛山西赛区开赛在即,通识部此次集体学习活动旨在启发老师们总结与提炼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创新点,一方面为积极参赛做准备,另一方面以赛促教,通过教学创新大赛找准课程质量提升的方向与思路。
通识部教师学习感悟:
张素英,要有当“炮灰”的勇气:只有在一次次“炮灰”的经验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学习的过程总是痛苦的,面临挑战时每个人都会有想要临阵脱逃的心理,但是人生就是不断自我挑战的过程。面对各类比赛,我们不应该秉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的心理,比赛是很好磨练自己的机会,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由勇气当“炮灰”,才有可能找到更好的自己。课程建设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长路,希望我能永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秉持“炮灰”精神,闪出自己的光芒。
张亚杰,看到差距,明确方向:我参加工作这几年以来,也积极参加过一些比赛、竞赛,但绝大多数是以落选而止;我也多次在教师发展中心录过课,但总感觉与别人有很大差距。通过聆听周教授的讲座,我明确了我今后录课的方向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周教授指出:首先是教学理念要有所创新,要体现立德树人思想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其次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特征。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深度、广度、反映专业思想,要使用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再次,要突出重难点,逻辑合理、结构清晰;课程思政目标要得到实现,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最后、教学模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尤其是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有所创新。
刘婵,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我们千万不能拖着学生跑。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他的作用是一种规范和引导。包括设计、调动、指导、调控和监督,教师全部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自觉和积极性,最终教会学生学习。
李珂,教师的“转型之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讲授和传递,就像是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运到另一个仓库,这样一来,教师就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他们的职业活动变成了一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沦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机械运行、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在这种单调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体验不到自己职业生活的快乐、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书匠”向发展型、反思型和创新型教师的转变,把研究和反思作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式,通过自由而富有创新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断地确认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师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在这种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
杨晋丽,寻找创新的源泉: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来源与我们对已有的创新点的总结和已有的不足的反思。要让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的时候充满热情,在忙碌的课堂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赵振滔,从“一蹴而就”到“点滴积累”: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需要一点一点积累。一门课程不可能在这几个方面一起进行创新,只能先从一到两个方面去创新,然后看整体的教学效果,之后再考虑其他方面的创新;另外,每门课程的情况也不太一样,比如在内容方面,《正义论》这门课程采用专题式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了,如何再让其从内容方面进行创新的话,恐怕很难再出创新性的成果,因此这门课就可以着眼于其他方面,从其最需要创新的痛点出发来进行创新;而《苏格拉底、孔子所开创的世界》这门课在内容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相对于手段、技术、组织等方面而言,内容方面才是本门课程亟待解决的那个痛点,因此就可以先从内容方面去着手进行再梳理再创新,先解决这门课当前面临的最大痛点,等内容创新做好了再考虑其他方面的进一步创新。
赵云,创新就是解决“痛点”:从周教授的课程获奖经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沿着这一条基本逻辑推演、实施下去,是一个慢慢积累但无比踏实的过程,所有的教科研课题以及竞赛、优质课程都是它的副产品。如同我现在带学生参加的“花旗杯”与“产品策划大赛”一样,这些比赛的最核心就是通过设计创新的营销或活动以及产品设计策划,真正解决消费者的“痛点”才是比赛的关键,就如同乔布斯能够赢得手机市场也正是因为他看到了手机用户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