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通识课教学部人文艺术教研室教学研讨会如期进行,教研室全体老师共同参与。本次讨论主题为“‘ 从独白式到对话式’课堂改革”。

课程建设是通识教师的主阵地,课堂改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和课程建设的成效。会议伊始,张素英老师提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教师自身优势、学生个性、学科特点,通过自学自测、展示交流、互动探究、训练拓展、反馈总结,让课堂从“独白式”转变为“对话式”是课堂改革的关键。

紧接着,教研室全体老师分享自己在课堂改革上的宝贵经验。贾缨琪老师提出:她将“对分课堂”灵活引入自己的教学环节中来,引用心理团辅、心理游戏的方式将学生由课堂的聆听者变为课堂的参与者;赵振滔老师则采用问题导入、问题贯穿、问题总结的方式,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时笑婉老师则是邀请学生分享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影片、小视频;白强老师通过沉浸式的课程实践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例如在“音乐剧”课程“歌剧魅影”一节中,通过“丑男与俊男的选择”这一实践,引导学生关照内心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李珂老师结合“山西票号与中国近现代金融”课程实践,分享了课前资料分享、课堂情景重现、课后作业练习三管齐下的教学方法;罗娟老师分享了在“幸福课:积极心态的力量”课堂中通过体验式、沉浸式课堂表演进行对分课堂的经验;陈艺华老师另辟蹊径,采用“学生关键词板书展现”的教学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最后,张素英老师对老师们在教学方法上的尝试与探索给予充分的肯定。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通过不断地打磨自己的课程,我们将逐渐深化课堂改革,从“记忆课堂”转变为“探究课堂”,从“单一模式”转变为“多元模式”,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
撰稿:张亚杰
审稿:张素英